返回

重生汉东赵瑞龙,开局放弃美食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4章 我赵瑞龙可不是吃干饭的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深夜时分。

    号称魔都的天海。

    外滩依然灯火迷离、繁华如梦。

    和平大饭店的北楼之上。

    赵小惠接完电话后,立马转身回包厢。

    看到天海华宏微电子公司总经理付文炳,正和弟弟聊天,她便并没有出声打扰。

    不过当弟弟的目光扫视过来,她立马微微点头一笑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任何语言沟通,但赵瑞龙知道经济观察节目顺利播出了。

    至此。

    钟正国一帮人力挺支持的大风厂,距离破产倒闭便只剩下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在这钟家以黑网吧危害极大,针对网吧行业掀起整顿关停风暴之际。

    一举废掉他们苦心扶持的大风厂,也算是小小的出口恶气。

    让他们知道,我赵瑞龙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
    拿起茶壶。

    赵瑞龙为付文炳的茶杯满上。

    这次父亲来天海,代表汉东省与天海市、铁路总署,签署燕沪高铁一期工程投资合作协议,自己也跟着来天海,认识了很多大人物。

    此刻,很多大人物,已经先行离去。

    唯独付文炳,迟迟还不肯走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九五年,咱们和国外差距有多大吗?”

    “当年咱们集成电路产量将近五亿块,够多了吧?”

    “可是在全球市场份额中,却占比不百分之一,并且只满足了国内不到五分之一的需求。”

    “相当于咱们国家,大部分的集成电路,都需要从国外进口,更惨的是,咱们没有一条8英寸生产线,生产工艺水平也只有惨不忍睹的1.2微米。”

    “同一时期,西方已经投产了上百条8英寸生产线,并且制程精度已经达到了0.3微米,差距真是太大了,不抓紧时间追赶,以后怕是差距会越来越大!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付文炳一口将茶喝光。

    “可是想要追赶,谈何容易?”

    “集成电路,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建一条8英寸生产线,就要花十几亿米元。”

    “后期每年的运行维护、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,还要花费两三亿米元。”

    “但为了不至于被甩开差距,国家还是咬牙上了九零九工程,并在九六年举办了奠基仪式。”

    “很多人都不知道,当时项目看似启动了,其实外方技术合作伙伴还没有确定,迟迟没有国外企业答应我们的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要么不想转让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,让我们拥有0.5微米工艺的8英寸生产线,要么不愿意现金入股,共同承担风险。”

    “更没有人愿意,承担至少三分之一的芯片返销加工量,并为我们提供人员培训,最终还是樱花电器会社答应合作,并转让了0.35微米的技术。”

    再后来的事情,付文炳也不用说了。

    双方从签订合同,到正式建成投产,仅仅用时十八个月,创造了世界纪录。

    又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磨合与提升。

    华宏微电子,将芯片产能提升到了每月两万片,良品率接近99%。

    并且在去年,创造了十多亿元的销售业绩,纯利润超过三亿。

    正当所有人都以为,华宏微电子从此会一飞冲天之际。

    米国那边,互联网泡沫,轰然破灭。

    不仅是集成电路,全球电子信息产业,都遭受严重影响。

    许多国际科技巨头,都纷纷半停产或全停产,研发项目一砍再砍。

    更惨的是……

    还没发展壮大起来的华宏微电子。

    生产的存储芯片,需求量下跌幅度最大,价格还一跌再跌。

    从去年末到现在,平均价格已经下降了将近七成,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。

    原本十几米元一片的存储芯片,现在卖两块多还没人要。

    面对持续的亏损,以及难以预料的未来。

    樱花电器会社自身都难保了。

    自然无法继续履行合作协议。

    所以……

    他们想半卖半送,从华宏微电子撤股。

    否则自身就持续亏损了,还要给华宏微电子输血。

    岂不是要死得更快?

    付文炳原本是想让天海市,甚至是工业信息总署。

    想办法凑集一笔资金,赎回股份,并支持华宏微电子渡过难关。

    绝不能让承担了龙国芯片行业希望的华宏微电子,出师未捷身先死!

    万万没想到……

    在这节骨眼上。

    赵瑞龙如救世主一般出现。

    惠龙集团不仅承接了樱花电器会社甩卖的股份。

    同时还为华宏微电子,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订单。

    虽然前提是生产线,要按照赵瑞龙的要求升级调整。

    但在公司持续亏损的危难之际,如此‘

第104章 我赵瑞龙可不是吃干饭的!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